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新闻资讯

沈建忠:科学合理使用兽药抗生素,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三农大家谈》

2021-08-31 1892人阅读 来源: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动物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形成与控制等领域研究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获何梁何利基金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荣誉称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沈院士你好。欢迎今天来做客《三农大家谈》节目。您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科学家,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估体系的委员会专家。请您谈一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整体情况是怎样的?目前在国际上处于何种水平?

  沈建忠:中国在世界上它是一个农产品,包括动物源性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要保证那么庞大数量的农产品的安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现在我们国家应该说已经建立起了涉及到有关农产品监测跟评估的整套体系,这个体系基本构建完整了。从总体来讲,我们农产品的安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动物源食品安全,目前还面临着哪些困难?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克服这些困难呢?

  沈建忠:这几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进步,总体形势应该说非常好,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或者还存在一些盲角,需要在未来的时间里加以解决。我们知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是多方面的。从大类来讲,它包括两个部分,既是生产出来的,也是检测出来的,也就是说从它的产前、产中、产后,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位,才能够真正保障。比方说农产品源头,种植的环境很重要,它们施什么样的肥,用什么样的农药都很重要,这些都是将来会影响农产品安全的环节。所以说我们整个的这套系统从技术层面、从管理层面,已经建得比较完整了,但在这里面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我们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尤其是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跟规范以后,如何去监督去执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随着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一定是要随时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比方技术层面,要对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物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安全限量,找到它们的检测手段,这些东西将来都要以国家标准来进行发布,然后执行这些标准,最终我们确保农产品的安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您在食品健康领域的科研取得了哪些进展?

  沈建忠:我主要是从事动物健康和食品安全这个领域的,再具体来讲我主要是从事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安全的检测,以及跟兽医的公共卫生相关的,比方说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传播跟控制方面的研究的。

  从这些年从这些领域的所接触的这些工作,我有一个体会,比方说在2008年牛奶里面出现三聚氰胺的时候,由于它是突发事件,当时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没有检测的手段,不光中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那时候国家很着急,行业部门也很着急,企业也很着急,好在通过科学攻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解决了这个问题。类似于这样的事件,将来就不太可能出现了,因为我们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从科技层面有一大批技术的储备,来应对食品安全、农产品安全的突发事件。比方说鸡蛋里面氟虫腈的事件,我们就很快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出快速检测的手段和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想,在农产品安全这个领域,要保证它的安全,除了我们要保证生产出安全食品,检测也很重要,检测里面科技要先行,科技是有效的保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目前,我们在动物性食品中需要检测哪些化学有害因子?

  沈建忠:影响食品安全或者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分两大类,一类叫化学性的因素,化学性的危害因子;一类叫生物性的因素,或者叫生物性的危害因子。什么是化学性的危害因子?比方说兽药用得不合理了,猪肉、鸡蛋里面就有兽药的残留,会危害人的健康;比方说农药,有超量、超标的话,会通过饲料这个环节会进入动物的体内最终存在;还有比方说违禁药物的非法使用,像三聚氰胺,牛奶里面都是禁用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叫霉菌毒素,主要的来源就是饲料的发霉,猪和鸡吃了以后,就在鸡肉、猪肉等这些产品当中形成残留。这些我们叫做是化学性的污染物,它超标以后就会产生危害。

  生物性的危害因子就是一些实验性的疾病,人畜共患的实验性疾病,像李斯特菌,像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还有一些比如人畜共患的一些寄生虫,这一些都会在动物性产品里面存在的话,都会影响动物性产品的安全。我还想再强调一下这几年很关注的抗生素问题。牛奶里面,肉里面有没有抗生素残留,这样人吃了以后相当于人吃抗生素了。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说抗生素引起的细菌的耐药,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首先,不是说这些产品里面一定不能有任何的抗生素。包括中国、包括欧美国家,在动物养殖当中都要会使用抗生素,这是全世界的惯例,就是看怎么样用好这些抗生素。如果在动物上面使用的话,都会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的研究来制定,某一种抗生素在某一种动物上的使用以后,在这些动物的产品里面,它允许存在的限量,我们叫残留限量或者叫安全限量。如果低于这个限量是安全的,高于、超标才危害。

  所以一定要让老百姓知道:批准使用的兽药抗生素在动物上面是可以用的,只要它科学地合理性用好,注意它的停药期。我们国家或者国际上面颁布的,在允许的限量以下是安全的。所以并不是说肉蛋奶里面检出抗生素,就是超标,就是有危害。对于一些禁用的抗生素,就不能够在动物上用的,这是两个概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人病了要打针吃药,动物病了也要打针吃药,您能介绍一下目前我们兽药的安全情况吗?

  沈建忠:从目前来讲,我们要怎么来保障用药的安全?除了要科学地使用以外,也要从源头,就是兽药本身的质量上保证安全。我们国家在兽药的这一部分,从研发开始到审批——因为要拿到农业农村部的新药证书,要批准才能够上市——到后面的使用,我们都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性的文件来规范。我想只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的要求,法律或者相关的规范,应该能够保障动物性产品的安全。从研发尤其是审批跟使用,我们跟欧美国家应该基本是同步的。我们的要求并不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求可以低一点。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国家的兽药行业起步相对比较晚一些,兽药行业、化药行业、化学品行业,跟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来比,总体来讲还是有一段距离,我们必须要去认识到。但是我们有信心,经过未来5年,10年努力以后,我们会赶上接近,或者在局部的领域能够超过他们。

  总体我们的兽药的质量安全情况现在也是越来越好。一方面有良好的兽药质量保障,另一方面能够合理使用,保障有效地治疗动物的疾病,那么既可以保障动物的健康,也能够保障食品安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在我国养殖行业,威胁动物健康的主要的疾病大概分为哪些类?

  沈建忠:动物的疾病实际上很多也是跟人的差不多的,比方说呼吸系统的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生殖系统的疾病。作为农场动物,或者是食品动物来讲,这些年来影响最大的一个,大家都晓得就是重大的动物疫病。比方说,前年非洲猪瘟的爆发,再比方说蓝耳病、禽流感,猪的话还有一些圆环病毒,像伪狂犬,这些都是重大动物疫病。在重大动物疫病当中,还是要再去区别一下。一个是新发的,或者突发的,另一个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再有就是跨境的从国外过来的,比方说非洲猪瘟,包括前几年的小反刍兽疫等这一些重大疾病,是将来主要要严控的。

  还有一类现在非常关注的,叫人兽共患病。无论从动物健康,还是从公共卫生,从人的健康的角度,都很重要。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两病,布氏杆菌病跟结核,动物上也有人也有。所以现在也凸显兽医行业的重要性。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兽医这个行业就是给动物看病以外,它在防控人畜共患病,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包括还有在公共卫生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兽医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的地位、它的作用越来越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近年来像非洲猪瘟、禽流感,都给养殖户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我们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这样重大的动物疫情,我们如何做好应对和防范呢?

  沈建忠:现在我们提倡的是要采取综合防控的措施。首先要搞清它的源头,考虑它的传播途径。在搞清楚情况下,一定要加强或者注重生物安全。尤其这次的非洲猪瘟发生,采取生物安全的措施越到位的这些养殖场、猪场,它的损失就会越少,发病的概率就越低。要弄清楚它的传播途径,要切断它的传播源,这样的话就不会再受到感染,这个很重要。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猪场的安全和猪场周围环境的安全,跟猪场接触的、交换的,包括饲养员、进出的车辆、动物的一些饲料等等,每个环节都要关注,要切断病源的传。第二个是动物养殖要提高管理水平。跟人一样,动物的营养也很重要,要增加它的免疫能力。

  还有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去研发、去创新,针对这些动物疫病治疗的手段,或者是预防的手段。大家熟悉的比方说疫苗,如何能够正确地使用疫苗来进行免疫。既要利用它,但是也不要一味地去依靠它。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开发一些能够更好地对症的,能够对某一些疾病的药物,那就更好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目前在兽医和兽药领域,还有哪些卡脖子技术是需要解决的?未来我们在兽医兽药领域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沈建忠:实际上兽药这个领域是包括了化药跟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主要是疫苗跟疾病的诊断所用的试剂,还包括中药兽药,也包括试剂。我们的实力在一步一步的提高,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跟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化药这部分,自主创新的药物还不是太多,大部分还是靠仿制,或者是进行改进。

  这几年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跟卡脖子技术是有关系的。在兽药这个领域当中卡脖子的还不是某一个产品,主要是生产某一个产品所需的核心的材料和试剂。比方说生态疫苗。实际上我们国家的疫苗技术近几年飞速的发展,在有些方面已经跟欧美不相上下。但是具体生产疫苗的过程当中,一些关键的试剂,相当一部分要依赖于进口。我们如何尽快地去攻关,把这些核心试剂解决,这样的话才能整个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了。

  还是要去鼓励现在有资金实力,更重要是有科研实力的这些大企业,包括一些科研院所,去鼓励他们能够沉下心来做自主创新,在这一方面占领高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的情况下,人畜共患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和动物和谐相处,进而来保证我们人类的健康。

  沈建忠:人跟动物如何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一个公共卫生领域的话题。所谓人兽共患病,就是说这个疾病可能是从动物上面来的,能够造成人的感染。除了对于人要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和预防手段,更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它的源头。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一直在找它产生的源头,希望能找到它的自然宿主和中间宿主。弄清楚,找到源头,才能够切断它的传播源,才能真正地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人兽共患病的防治,就需要从事人的医学研究跟从事动物研究的,要密切配合起来。这就涉及到我们讲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倡导的,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健康。

  我们知道有的病,它在动物体内存在着很长的时间了,为什么之前不会传染人,为什么突然之间传染人。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是比方说这些年全世界的资源是不是过度地开发。大量的砍伐,过分的开垦,把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以后,自然界的生态不平衡了,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它会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也许会造成我们担心的一些后果的出现。所以无论是从同一个健康,同一个地球的角度,从自然界,人跟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讲,我们人类一定是要善待动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您刚才多次谈到兽医行业的重要性,您能跟我们谈一下,现在兽医教育方面的现状如何,目前还有哪些问题吗?

  沈建忠:我们国家的兽医教育历史也很悠久了。真正的现代的兽医教育也就是最近这几十年才开始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20年,我们的兽医教育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国家的兽医教育分几个层次,一个就是高等教育,就是兽医的本科教育,以及兽医学的研究生教育,硕士跟博士;第二个就是职业教育,有一批职业学校、学院、大专,这也是兽医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还有一个叫继续教育,提升尤其基层兽医的技能或者知识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兽医的发展应该要这三部分同步发展,实际上都是相互互补的。作为兽医的高等教育来讲,将来我们要培养高水平的兽医师,或者是掌握专门技能的专科兽医师。

  第一,兽医研究生的培养,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将来要培养兽医学科的高级研究人才。第二,我们也在探索硕士生能不能将来去做一些临床兽医的培养——比本科水平再高一些,主要是从事于一线的临床诊疗、诊疗技术,也包括全科的、专科的高级兽医师。现在在全科的基础上面向专科的发展,尤其比较明显的就是这几年宠物诊疗,可能比农场动物的诊疗走得还快。比方说宠物诊疗已经分很多科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兽医比人医还复杂一些。因为兽医它涉及到动物的种类,刚才讲的宠物除了猫狗以外,还有很多益虫的,比方说蛇、乌龟、蜥蜴等。不同的动物,它的解剖结构,它的生理,完全都不一样的,所以兽医要针对的对象就更加复杂。在这一方面将来如何在兽医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面来探索,既要顾及到全科,又要顾及到专科。所以未来这部分是我们作为从事于兽医高等教育的这些人要思考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我们知道您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院长,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沈建忠:我们目前的兽医学叫兽医动物医学专业,或者叫兽医专业,是一个5年制的教育。我现在同时也担任了教育部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所以除了中国农大,我还要考虑我们整个中国的兽医高等教育。所以我历来是主张兽医本科要从4年制向5年制进行过渡。好在我们这几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一个进展。三年以前有11、12所是5年制的,经过我们这三年的去努力、去引导,42所学校已经变成5年制了。兽医,更重要的它是一个职业,需要有很好的实践技能的培养,4年制是不够的。中国农大这几年也在探索学生的实践技能跟临床的实习。

  中国农大的教育医院全年门诊量已经超过了8万。教育医院能有那么多病例为学生的临床实习跟训练,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这是我们在宠物诊疗这个方向上,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一个最基本的保证。同时我们还注重农场动物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这几年下大的决心来发展农场动物的疾病诊疗中心。这样就使得将来从事农场动物疾病诊疗的这些人能够有实习的环境。同学们在掌握基础知识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去注重临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将来出去以后马上能够担当起来。

  还有我们这几年在研究生的教育也做了一些探索,比方说我们这几年实行了叫卓越临床兽医的方向,在本科的基础上面,通过“4+1+2”的模式,本科的最后一年跟后面两年加在一起,专门培养高水平的、高层次的卓越临床兽医师。这也是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在中国农大试点。我们现在试点了几年时间,觉得效果很好。一个是社会需求很好,学生出去以后都抢着要,这就说明他们能够满足行业、产业的需求。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将来能够从事兽医学科的研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达到什么标准才能够成为卓越临床兽医?

  沈建忠:我们有一系列的标准,比方说我们现在实行“4+1+2”。本科5的年前面4年念完以后,第5年就提前进入研究生的培养阶段,是实验技能的培养,让他们到临床上实习。后面“1+2”这三年,我们系统地进行临床的实习。第二个,在掌握全科技能的情况下,还要去掌握主要的专科。比方说小动物的影像学,眼科等,要一个综合的培养。目的就是毕业以后,能够达到一个高级兽医师的标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咱们老百姓都对中国农大动物医院比较有兴趣,请您介绍一下动物医院是怎么分科?

  沈建忠:中国农大教育动物医院,从每年接待的病例量来讲,应该在全国可能数一数二。我们每天大约有200多到300个病例,像周末可以达到400个。除了全科以外,还有骨科、肿瘤科、影像科、中医兽医科,还有化验的包括,细菌化验、病毒性化验、普通的生化化验等。动物医学院的老师,临床系的老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跟讲师,现在可能将近有40人。除外的话,我们也聘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将近有180人,整个宠物医院有200多人这样的一个规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叫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农大作为中国农业的高等学府,它不但承担了教育的作用,还有一部分科研的作用。您能谈一下怎么强化人才建设,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培养吗?

  沈建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中国农大从事于兽医学科的人员,已经在梳理未来5-10年需要在这个领域的哪些方向,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去研究、去攻关、去占领这个领域的一些制高点。这样的话将来为整个农业,整个畜牧业,或者为整个公共卫生的事业来提供一些科技的支撑。中国农业大学在重大动物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领域里有很强的科研力量。这几年我们也非常注重从国内外引进一些年轻的人才充实到我们队伍来,同时我们也很注重原有的年轻人的培养。第二个领域就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我们在国内肯定是基于领先的水平,在国际上也有我们的一席之地。未来的目标是如何利用我们的科研优势,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为国家做贡献。

  我们在以往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已经产出了一系列的成果。比方说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技术,最先是由我们来做的;现在肉蛋奶里面的兽药残留检测也是。很多重要的技术跟产品都是由我们动物医学院做出来的。未来我们要更加地努力,争取在这个领域里面能够有更多的成果。公共卫生领域领域也很重要,作为动物来讲,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人兽共患病。尤其刚才提到的像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全球现在都在提倡,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等国际的组织,包括联合国,都一直在强调要全球行动起来,要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我们国家这几年是农业农村部牵头来做,在这方面卓有成效。我们的研究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跟肯定。包括这两年的减抗行动,在动物饲养这个环节,我们退出了,停止使用了。主要的目的就是说,要跟医学领域,跟环境,跟身边人,共同来遏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细菌耐药性里的若干方向,我们的研究是引领国际的水平。尤其我们的科研成果,影响和驱动了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于兽药和有些抗生素作为添加剂在动物上使用的政策的调整。

  在细菌耐药性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重要细菌耐药的机制。比方说粘菌素,或者叫多粘菌素,这种抗生素在人身上用,在动物上也用。在前些年,除了作为治疗以外,还大量的作为动物促生长剂放在饲料里面。不光中国在用,其他国家那也在用。我们发现了它耐药的一个重大机制,包括一些传播的机制。进行了评估之后发现,这个药物如果在动物上再继续用下去的话,会产生严重的耐药性。这个耐药性也许会影响人将来使用药物以后的效果。我们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提交给了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这个药物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在2017年就停止了它作为动物的促生长剂使用。随后包括WHO,包括日本等等这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也相对调高了这个药物的使用的风险。这就是我们讲的科学研究的成果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对我们整个农产品养殖领域,包括农产品健康领域有什么影响?

  沈建忠:全世界现在都很重视细菌耐药性问题,因为最终我们要落实到人的健康。你做了半天的事情,我们自己的健康都不能保证,肯定不行。遏制全球的细菌耐药性,需要多部门合力。我刚才讲的,首先咱们医疗卫生部门要合理的用药,要控制感染。除了这个以外,我们农业口的,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在动物上抗生素用不好,产生了一些耐药的基因,它们是有可能通过某一个环节,比如通过食品,通过环境,能够在人跟动物之间进行传播,这可以造成潜在的风险。

  我们国家下了决心,农业农村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2020年开始要停止这些抗生素或者抗菌药物作为促生长剂的使用。所以现在有一个误解,不是抗生素在动物上面就不用了,前一段时间就出现了叫无抗养殖。对于无抗养殖,我个人认为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即使发达国家要提倡发展无抗养殖,一个是不现实,第二个是没有必要。尤其在我们国家,规模化水平还不是非常高,就是说像欧美工业化水平很高的地方,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发展无抗养殖。所以说一定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作为饲料添加剂促生长不能在饲料里面用,但是在动物疾病的治疗、预防,尤其治疗这个环节,我们是允许抗生素使用的,不光是在中国允许用,全世界都在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沈院士,感谢您做客我们《三农大家谈》节目,感谢您呈现的精彩观点,非常感谢。

  沈建忠:谢谢。



  视频链接:

  http://edge.ivideo.sina.com.cn/41468590503.mp4?KID=sina,viask&Expires=1630512000&ssig=OUvlGbSGXI&reqid=